由于ISO體系認證的普遍性,很多企業為了這種需求選擇進行ISO體系認證。但是,一些企業的ISO認證知識仍然停留在花錢購買證書的概念上。有些企業不在意全年的監督和審計,這也違反了IOS認證的本意。讓我們看看下面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果ISO體系認證證書不監督審核有哪些影響!
我們先來計算一下經濟賬。ISO認證的大部分要求都來自于公司自身的招標需求。這也是很多企業花錢加緊辦理相關證件的主要原因。證書辦下來以后,在企業的認為當中沒有太大的作用,如果次年沒有參招標的話,一般企業都是不會申請監督審核的。這樣的做法看起來對公司沒有什么壞處。甚至感覺在某種程度上還給企業節約一定的成本。如果后面招標需要這個證書,就會增加企業的負擔。
同時,從另一個方面來看,企業體系沒有被認真地推行,領導不重視體系工作,從而導致沒有得到良好持續與維護。等客戶要檢查證書或是投標要用到時,就著急了。中華人民共和國審批管理局有關規定,證書有效期屆滿后3個月內需要監督和審查。不接受的企業會對證書進行暫停。如果暫停的證書達到三個月后,證件只能失效。初審的費用比監審要高很多,這樣一算企業其實是不劃算的!
其次,企業獲得證書的取得不是根本的目的,而是一種方式。運用這種方式把企業的管理體系建立起業,讓體系能夠將企業當中所發生的問題加以改善。不斷的讓企業在體系中慢慢發展壯大,這才是我們認證ISO9001的基本目的。如果只是為了拿到證書,企業的管理體系和沒有拿證之前是一樣的,領導也不對企業進行任何的監督和執行和維護,從長遠的角度來看,這樣的認證其實認證做與否意義不大!